反家暴工作走進醫院、法院 - 专题故事 - 乐施会
跳往主要内容
开始主要内容

专题故事

发展项目, 中国内地2013年1月18日

反家暴工作走進醫院、法院

宋扬 - 图像

宋扬

2010年加入乐施会,负责机构在内地的传讯工作。9年里,她探访了许多项目地,访问了许多受益人,心里留下了一张张乐观、充满信心的笑脸。

去年3月,陝西省第二人民醫院成為反家暴定點醫院,設立了專門的接待室,組織醫護人員參加反家庭暴力培訓。

撰文:宋揚

「你看李娜(化名,她的故事另見於《李娜的故事》)現在這麼能說會道,但她剛來的時候除了哭,就是哭,有時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李琳說。在研究會工作多年的李琳,接待了很多像李娜這樣的求助人。幾年前,李娜的丈夫出軌,並且對她使用家庭暴力,家庭面臨破裂的邊緣,她也一度想自殺解決一切。而現在,在研究會的幫助下,李娜找到了自信,有了自己的事業,丈夫也回到了她身邊。

陝西省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簡稱「研究會」)成立於1986年,研究會的名字也道出了其主要工作領域,即婦女,尤其側重家庭暴力預防與干預,婦女權益保護和法律援助工作、社會性別教育與家庭暴力防治法規的宣導等。

研究會並不只是進行理論研究的工作,更多的是開展實際工作。1996年,研究會就開通了全國第一個省級婦女公益熱線。在熱線輔導的基礎上,研究會又陸續開展面對面個案輔導,支持小組等多種形式的諮詢與輔導。

研究會的諮詢和輔導並非單純是「知心姐姐」似地傾聽,他們有一支由員工和志願者組成的專業服務隊伍,包括熱線諮詢員和小組輔導員等。成員都有心理學專業或是社會工作專業背景,而且都具有社會性別平等意識。也是那一年,李琳開始做研究會的志願者。

2004年,李琳正式成為研究會的全職員工,這一年,李琳認識了說著一口香港普通話的鍾麗珊。鍾麗珊是樂施會社會性別項目的工作人員,因為資助研究會開展反家暴項目,麗珊經常去西安訪點。從麗珊那裡,李琳聽到了很多新詞彙,還帶來了新的理念和工作手法,如婦女賦權,還有將直接服務、社區工作和政策法規宣導結合的綜合干預。

(左起) 鍾麗珊、李琳、本文作者宋揚及另一名樂施會職員前往反家暴項目地點途中拍照留念。

隨著理念和工作手法的轉變,近幾年,除了傳統的熱線和輔導,研究會還將工作範圍拓展到醫院和法院,這兩個地方是家暴受害女性會去治療和維權的地方。

「研究會的反家暴項目持續有所突破和創新,是集直接服務、社區工作、政策宣導的綜合干預項目手法。」鍾麗珊說。樂施會持續支援研究會反家暴專案長達10年,看到研究會的工作不斷創新,並在防治家庭暴力和婦女維權工作上的成就,麗珊無疑是欣慰的。

2011年10月,研究會在西安設立全國首個駐法院的反家暴社工服務站,法院立案大庭設有社工接待視窗,一樓有諮詢輔導室,每天上午志願者和員工在此值班。在與法院的合作中,研究會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法官對家暴、性別暴力的認識。

去年3月,陝西省第二人民醫院成為研究會反家暴定點醫院。該院設立了專門的反家暴服務接待室,組織醫護人員參加社會性別與反家庭暴力的培訓。

「以前工作中也會接觸到因為家暴受傷來醫院治病的人,那時候就認為是人家自己的家務事,除了治病也不會多管多問。而現在不一樣了,知道這不只是家事,而是社會事。」負責反家暴服務接待室的王主任說。

王主任翻開一本檔案,這裡面記錄著來醫院就醫的家暴受害婦女的資訊,她會將這些婦女介紹到研究會,以提供更多的幫助。

「有的人不願意承認是因為家暴受傷,我會慢慢開解她們,承諾保密。」王主任也會用患者的手機幫她們拍照片,記錄受傷的情況,提醒她們留意不要被丈夫發現,給她們研究會的聯絡方式,介紹能提供的服務。

樂施會與研究會聯合舉辦的戲劇工作坊,試圖尋找更多的渠道和方式開展教育活動。

李琳知道,反家暴工作不應只針對女性開展,還應該針對施暴方,以致社區和社會的觀念文化有所改變。因此,研究會還向公安、醫護人員、法官律師、街道社區工作者、婦聯等開展社會性別與反家暴培訓,宣導執法部門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與李娜同在一個小組的姐妹,有的人修補婚姻建立平等關係,但有的人最終還是離婚。但就像李娜說的一樣,她們現在都很開心。「剛找到研究會的時候,每個人都是臉上掛著淚水,而現在我們都很自信、很陽光、很幸福,關鍵是我們自立自強,養活自己。」

李娜感悟了自我價值,也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但她與研究會的聯繫並沒有結束。

她和支持小組裡的姐妹組成了「婦女愛心互助小組」,經常聚會,她們會聊心事,給彼此建議,同時從受助人成長為助人者。她們組織到社區演出反家暴的小品,宣傳維權知識,探望其他受暴力傷害的婦女,鼓勵她們走出困境,重新找回自信,創建新的生活。

 

作者:宋揚,樂施會傳播官員-媒體(北京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