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影中發現真我‧在義工中建立自信 - 專題故事 - 樂施會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專題故事

發展項目, 樂施人樂施事2014年5月26日

在攝影中發現真我‧在義工中建立自信

陳燕明 - 圖像

陳燕明

陳燕明是一位自由寫攝人。曾受新聞訓練,卻沒有當上記者,只想走訪及記錄有需要的群體,以筆觸和相機,喚起世界對環境、對貧窮、對女性的關注。

006相機除了拍攝自然世界美好的一面,還可以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人。樂施會提供一個很好的平台,讓這女攝影師運用她的相機和攝影技能作義務拍攝工作,從樂施毅行者、音樂馬拉松、歌星籌款活動、海外考察等等皆可以讓女孩,發揮所長,肯定自己。

文/圖:陳燕明 Christina YM Chan

傳統。成長的束縛。

農業社會需勞動力進行耕種,重男輕女的傳統思維根深蒂固。生長在傳統思想的家庭,女性通常都被忽視,若是排行最小,被忽視的情況便更嚴重。

時代改變,社會由農業轉變為經濟主導,英語變得極為重要,對於香港人來講,英語並非母語,只有透過教育才能學好英語,英語在香港人心目中地位卻超凡,能說和寫一手好的英語,簡直就是一個身份象徵。曾經在海外旅遊時,聽到一名香港人不屑地向一個當地人說「他好似以為我唔識聽英文!」

「英文好」代表一切這種想法很根深蒂固。可是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有人語言能力較好、有人藝術能力較好、有人數理能力較好,但傳統的思維就是認為一定要讀好書,學好英文,才能出人頭地。做不到的,似乎就會遭別人否定,注定變成一名失敗者。

攝影。藝術與肯定。

003

樂施毅行者25周年,一眾參加者展示25周年貼紙。

每個人的特質專長都不同,課室並不是每個人獲得肯定的地方,有些人要在課室以外才能找到自己。家中排行最小、讀書又不突出的小女孩,第一次帶著單鏡反光相機拍攝自然風景時,便愛上了攝影。她那一刻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個愛藝術的人,在相片中能找回真我。一個愛藝術的人,活在傳統那種要求讀好書的思想下,要每天面對課本,會是多麼大的衝突,多麼痛苦的一件事!

女孩成為了女攝影師,用心地拍攝很多的照片,無論是自然風貌、生態寵物、生命故事,她都一一以相片說故事,並獲得一而再的肯定。照片讓她重建自信,放下自卑。

攝影是一項藝術,也反映拍攝者的內心,隨樂施會到老撾探訪時,農家的女孩特別吸引女攝影師的目光,就是因著傳統思維的影響,女孩常被忽略,在農業社會生活中,究竟女孩是擔當什麼角色?她們在這個農業社會會否被忽視?這些問題都把攝影師的鏡頭吸引住了。女攝影師的優點是接近女性時較自然,農家女孩們對女攝影師的抗拒亦較低,能更好地記錄下一張又一張的「農家女孩」面貌。

義工。自信建立地。

002

為樂施音樂馬拉松而攝

相機除了拍攝自然世界美好的一面,還可以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人。樂施會提供一個很好的平台,讓這女攝影師運用她的相機和攝影技能作義務拍攝工作,從樂施毅行者、音樂馬拉松、歌星籌款活動、海外考察等等皆可以讓女孩發揮所長,肯定自己。雖然義務工作也得盡力去做,但義務工作最大的優點是沒有壓力,就算做得未如理想也不用太擔心!而樂施會的同事對義工不單以禮相待,並常常感謝義工的努力,樂施會的同事更欣賞義工,就算病了都能照顧自己,不會帶來麻煩。 隨樂施會探訪過老撾、尼泊爾和贊比亞,看見樂施會十分重視婦女工作,在項目地點倡議設立婦女互助小組,致力提升貧困婦女的能力,發展生計,並提高性別平等意識,對抗針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從根源處解決婦女貧窮問題。女攝影師的成長讓她能深深感受到性別歧視對女性的影響,

跟隨樂施會探訪尼泊爾時,婦女項目在她心中留下極深的印象,對於這個女性地位極低的鄕村社會,竟然有三個女性從香港來到,就像是異類一樣,而女攝影師就更是異類中的異類,左一部大相機,右一部大相機,極受村民注目。

在最後探訪的村落,那裡的男村民不斷要表達意見,但樂施會的同事反而希望多聽女性的意見,於是集合村中女村民坐在她前面。這村的村長也甚大男人,向人炫耀自己有兩個老婆!但女攝影師因要為樂施會拍一張婦女在井旁打水的照片,卻要「呼喝」這名時常指指點點的村長,甚至要請他走開。相信村長被請走時一定很不是味兒!

有人說香港社會男女平等,甚至女權至上,此話不敢苟同。單以攝影為例,拿著沉重攝影機拍攝,似乎只是男性的專利。因為這成見,當女性走進攝影舖時,往往被店員忽視!

結語。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這個看似老土的標題,筆者卻因愛上攝影和參與樂施會的探訪活動而感受深刻。生命的意義不在乎收入是多少個位的數字,也不在乎你可否名留千古,在乎的是你的生命是否過得有意義!在香港,要有金錢和名聲一點也不難,當我們想起在發展中國家生活的人民,不斷受戰亂、疾病所威脅,又會否再問問自己,名譽、地位和金錢,真的是這麼重要嗎?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作者跟隨樂施會到贊比亞考察

陳燕明 (Christina YM Chan) 自由寫攝人。曾受新聞訓練,卻沒有當上記者,只想走訪及記錄有需要的群體,以我的筆觸和相機,喚起世界對環境、對貧窮、對女性的關注。